跳至内容一個月內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室(簡稱中辦、國辦)接連發布兩份重磅文件,直指交通物流業變革。2024年12月23日,《關於加速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的意見》(下稱《意見》)發布。 《意見》重點從多個方面,提出深化鐵路、公路、水路、民航、郵政等交通運輸重點領域改革,以及完善交通運輸市場制度、改善運輸市場監管機制等多面向重點任務。11月27日,《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》(下稱《行動方案》)發布,從全局和策略高度推動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。 《行動方案》以調結構、促進改革為主要途徑,從5個面向部署了20項具體行動,包含100多個政策點。兩大政策文件背後,透露出國家對交通物流業未來方向的深遠考量。一方面,交通物流連著生產與消費,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驅。但從另一方面來看,交通物流也是一個極為龐大的市場,涵蓋多行業多領域,涉及千千萬萬的從業人員。而當下全國經濟正進入調整期,這樣的大環境下,國家層級的政策調控對從業人員來說就顯得更加重要。那麼,新一輪的政策週期,是否會迎來各細分產業格局重新洗牌?哪些領域將成為新的「風口」?哪些物流企業將受惠?本文就結合這些交通物流產業的政策要點,進行一些設想。![]()
《意見》中提出,加速推動鐵路等產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,明確自然獨佔環節與競爭性環節範圍。鼓勵並引導社會資本依法依規參與鐵路建設運作。促進鐵路運輸業務經營主體多元化和適度競爭,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自主營運城際鐵路和市域(郊)鐵路。而《行動方案》中則將推動鐵路重點領域改革作為任務之首,提出製定實施鐵路貨運市場改革方案,促進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型等要求,並從鐵路物流場站經營、鐵路貨運價格、物流價格體係等全方面進行了部署。此外,《意見》明確,積極發展鐵路(高鐵)快運、甩掛運輸、網路貨運等運輸組織模式,加速鐵水、公鐵、空陸等多式聯運發展。 《行動方案》提出,強化貨物特別是大宗散貨和中長距離運輸貨物「公轉鐵」「公轉水」。自2023年以來,國鐵集團加速推展鐵路貨運市場化改革,重建價格調整機制。近期全國鐵路工作會議上透露,2024年,國家鐵路部門為吸引更多的貨源,在部分貨運線路上實施了降價策略,這部分運量已占到了鐵路貨運總運量的58%。鐵路改革勢在必行,持續的政策牽引下,鐵路貨運相關組織或將以更大力度發力搶抓增量。尤其是在大宗貨物「公轉鐵」領域。而這將進一步影響公路貨運格局。![]()
《意見》中提出,持續推動空管體制改革,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,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。 《行動方案》中提出,鼓勵發展與平台經濟、低空經濟、無人駕駛等結合的物流新模式,健全優化管理標準規範,支持企業商業化創新應用。推廣無人車、無人船、無人機、無人倉、無人裝卸等技術設備。自2024年初開始,「低空經濟」一詞就頻繁出現在政策文件中。這次,國家明確地從管理體制層級提出低空空域改革的要求。而具體政策落實也比想像中來得更快。 2024年12月27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低空經濟發展司正式亮相,接連召開推動低空智慧網路系統建設、推動低空基礎建設兩場專題座談會。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彰顯了國家對「低空經濟」這一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視。同時,多省市積極響應「低空經濟」發展,如廣東省、湖南省、安徽省、江西省、上海市、北京市等地出台相關政策舉措搶抓戰略機遇,深圳市甚至出台了全國首部低空經濟立法-《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》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近幾日,全國與「低空經濟」相關的國資平台遍地開花。如湖南省國資委成立湖南省低空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,註冊資本20億元,湖南省低空經濟產業投資基金同步揭牌;上海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註冊成立,註冊資本9億元人民幣,主要從事航空運輸業;鄭州國投集團成立低空產業科技發展公司,註冊資本1億元…此外,央企也大舉進軍低空經濟。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牽頭,聯合7家央企集團共同組成低空經濟創新聯合體;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中郵無人機(北京)有限公司…可以預想的是,未來即時配送、醫藥物資配送、區域接駁、緊急物流等領域的低空物流應用試點將更快實現。而順豐旗下豐翼科技、中國郵政旗下中郵無人機、中通快遞無人機、白鯨航線、迅蟻、美團等一批企業,將帶來無人機物流商業化落地的更多可能。![]()
《意見》明確提出,推動交通運輸綠色智慧轉型升級。完善交通運輸裝備能源清潔替代政策,推動中重型卡車等運輸工具應用新能源、清潔能源。加速調整優化交通運輸結構,深入推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發展。《行動方案》中提出,加速物流綠化轉型。制定綠色物流重點技術與設備推廣目錄,支援物流樞紐場站、倉儲設施、運輸工具等綠色化升級改造。擴大新能源物流車在城市配送、郵政快遞等領域應用。研究中重型貨車零碳排放技術發展路徑。這些要點,也與先前國務院印發的《2024—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》相一致:「推進交通運輸裝備低碳轉型,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,有序推廣新能源中重型貨車,發展零排放貨運車隊等。交通運輸領域,公路貨運業一直是降碳的重點,也是新能源應用的重要場景。伴隨新能源產業的發展,以及充換電站、加氫站等基礎建設的逐漸完善,貨車等運輸工具的綠色轉型將更快迎來規模化應用。特別是對於重點碳排放領域以及大宗、港口、封閉園區、城市貨運等場景來說,零碳運輸的意義更為重大。而這對公路貨運物流企業來說,不僅意味著運輸工具的替代升級,更是伴隨能源體系轉型而來的組織形式、成本結構的改變。![]()
《意見》提出完善交通運輸安全與緊急管理體制機制,強化危險物品運輸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,堅決防範遏止交通運輸領域重特大事故。目前,國內危化品物流業呈現高分散狀態,中小型企業安全、環保等問題嚴重。若政策監管措施落地,將進一步加速淘汰落後企業。而類似密爾克衛、豐茂物流等大型企業,可望以專業化、標準化能力進一步提升市場佔有率。![]()
《行動方案》中提出,推動物流數智化發展,提高全社會物流實體硬體和物流活動數位化水平,鼓勵開展重大物流技術攻關,促進大數據、第五代行動通訊(5G)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技術廣泛應用,推動重要物流裝備研發應用、智慧物流系統化整合創新,發展「人工智慧+現代物流」。加強倉配運智慧整合、數位孿生等技術應用,創新規模化應用場景。物流降本提質增效,離不開創新技術手段的應用。在當今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快速發展背景下,政策推動物流技術發展,為物流效率的提升帶來更多革命性變化。例如,AI驅動的物流機器人系統,能夠實現高效率的訂單履行和倉儲管理,為物流企業提供智慧化的倉儲自動化服務;透過機器學習,演算法可準確預測各區域的攬收和配送需求量,提前調配人力和車輛資源,確保高峰期也能保持高效運作;即時對攬收和派送路線進行優化,確保最短的時間和最低的成本完成履約交付;AI客服機器人,能夠提供7*24小時線上諮詢服務,幫助客戶快速了解物流狀態,並解答常見問題,為物流企業降低成本的同時,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…未來,AI技術的深入發展將為物流各環節帶來更多賦能,進一步提高物流服務的靈活性與效率,為物流業降本增效提供更多路徑。政策舉措,是產業未來發展的強力後盾。而除以上之外,我們也將看到,政策層面的財稅支持、倉儲物流用地保障、金融支持等面向或都將迎來利好。近日舉行的國新辦發表會上,交通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到2025年交通運輸部將重點抓到四方面的工作:第一,用好政策紅利,抓好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設,加速完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。第二,發揮綜合交通運輸優勢,推動公轉鐵、公轉水,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。第三,推動深化綜合運輸體系改革,推動鐵路體制改革,加速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,透過改革釋放發展活力。這四方面的動作,再次為2025年的物流業邁向「劃出重點」。我們期待2025年,物流領域新政策、新制度、新技術、新模式創新發展,產業迎來新開端!如何開啟,敬請期待1月9日,運聯年會:2025趨勢與預測大會!
轉載來源| 運聯智庫
作者&編輯| 曉璐